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近日,钦州幼专的实践团奔赴乡野,让我们一起看看那些温暖又充满力量的瞬间!
一、与爱童行 ,助乡育梦

学前教育学院志愿者服务队前往钦州市康熙岭板坪村开展“与爱童行 共助乡兴”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情景小剧场、趣味知识问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浸润形式,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课。通过模拟防诈骗、防溺水等场景传授安全知识,以寓教于乐方式提升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つ芰Γ唤岷鲜种敢ビ蜗范土妒植啃髂芰?,并开设创意折纸课(如折叠纸飞机)激发想象力与动手能力;志愿者还走访困难儿童家庭,赠送水杯、玩教具、文具等物资,同时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成长需求。
二、研忆红史,访学乡村

儿童早期发展学院青年志愿者团队赴钦州市钦南区黄屋屯镇开展“文化教育+红色传承”实践服务?;疃捉锥尉劢乖亩了匮嵘?,志愿者结合专业特长设计课程,通过“梳结构”“听对话”“联生活”三步骤强化乡村儿童的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并开展绘本讲读、诗词朗诵、演讲实践及绕口令比拼等互动活动,同步融入普通话正音训练(重点矫正平翘舌音)和朗诵技巧指导,全面提升语言规范性与表达自信。第二阶段深化红色教育,团队在黄屋屯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聆听先烈事迹、肃立默哀、敬献鲜花并重温入团誓词;随后在村支书周为大的带领下,赴美丽乡村示范点圩埠冲卜口村考察学习,实地感悟乡村振兴成果。
三、乡行帮扶,情护家园

体育与艺术学院组织三支实践团队赴坡子坪村开展专项服务。教育帮扶实践团依托师范专业特色,为留守儿童开展经典儿歌学唱、传统剪纸、趣味游戏等课程,全面培养艺术素养与团队精神;敬老助困实践团通过入户走访为孤寡老人送去粮油等爱心物资,同步开展健康问询、庭院清扫等贴心服务;环境治理实践团联合村委会清理公园道路杂草垃圾,并开展环保宣传,切实改善了村容村貌。
四、乡野践悟,青春担当

人文与管理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赴灵山县盆山村开展"暖心帮扶+产业赋能"实践活动。在民生服务方面,实践团师生深入脱贫户家庭走访慰问,详细了解困难群众生活需求,配送生活必需品,并与村干部协同开展政策宣讲,将低保救助、特困供养等惠民政策精准送达村民家中,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在产业调研环节,实践团重点考察白玉兰花特色产业链发展,在数字展厅系统学习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现场观摩电商直播团队助农实况,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深受启发;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参与花卉采收实践,研学旅行专业师生结合产业特色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通过此次活动,实践团师生深刻体会到民生保障与产业振兴的协同推进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展现了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担当。
青春在乡野中绽放,热忱在实践中升温,不一样的暑期,不一样的“乡”遇。此次“三下乡”活动是我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深化实践育人、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技能的运用,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信仰的升华,同学们在乡村沃土中认识国情民情,在服务中锤炼本领,在奉献中彰显青春担当,她们表示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