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钦州市委、市政府整合钦州教师教育资源,在原钦州学院旧址基础上建设的,是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唯一的公办师范类学校。现有两区一园(钦州校区、合浦校区、附属幼儿园),占地面积约500亩(合浦校区约150亩),校园既有老校的历史韵味又有新校的现代气息。
2018年7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学校申报筹建,2019年10月成功申请纳入自治区“十三五”高校建设规划;2020年1月,学校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评估验收;2020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5月通过国家教育部备案;2020年5月29日,钦州市委市政府隆重举行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揭牌仪式;2020年9月正式招生办学。
学校目前有学前教育学院、儿童早期发展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栌醒敖逃⒃缙诮逃?、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12个专业。今年秋季学期在校生为8053人。学校长期致力于培养幼儿教师、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以及符合北部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教学功能齐全、硬件设施一流、教学设备先进。现有校内实训室224个,校外实习基地43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达5555.65万元。图书资源丰富,学校图书馆拥有各类纸质图书近50万册,电子图书10万种,中文纸质期刊257种,拥有中国知网9个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
建校之初,市委市政府高起点、高标准组建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队伍。在市直学校遴选优秀的教师、从市里相关部门调配优秀的专业人才、从全国各高校中引进优秀教师和硕士以上优秀研究生。经过3年培育和建设,目前有教职工358人,其中专任教师(含辅导员)27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56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研究生教师117人,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师占比43.7%,“双师型”教师46人,初步建成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办学3年来,学校各项工作硕果累累。教师在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大奖100余项,14名教师荣获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以上荣誉。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荣获省级以上奖项60余项。有53个课题获得自治区级立项,2个教改项目获自治区重点立项,2本教材通过了首批“十四五”自治区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审核。有4个专业获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建设。此外,全面推进社会服务工作,加速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与科研创新。圆满完成广西“国培计划”钦州市统筹教师培训项目、钦州市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培训项目等项目的培训工作。建好附属幼儿园,2022年2月实现开园办学,为社会提供360个学前教育学位;启动童悦幼教集团加盟园项目,打造拥有自主品牌的高品质幼儿园。目前童悦幼教集团加盟园数量已达5个。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1+X证书’试点院?!薄暗谌迨ψ逝嘌凳缘愕ノ弧薄扒罩菔杏锥逃瞬判「叩亍薄扒罩菔幸帐踅逃瞬判「叩亍?。
面对全面创建广西特色鲜明高水平高职学校的新使命、新任务、新征程,钦州幼专将在钦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众智、聚群力、心连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打造广西一流的高水平高职教育品牌,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为奋力谱写新时代壮美广西钦州新篇章贡献“钦幼”力量。
1学生发展
1.1立德树人
1.1.1铸魂育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突出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师生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学校精心打造“红色文化‘五进五润’,党建引领铸魂育人”党建品牌,运用历史资源、红色资源、本土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将红色文化、党史资源、思政元素与校园文化、专业教育、课堂教学、团学建设、阵地建设有机融合,让价值观塑造“动起来”,筑牢师生理想信念根基。发挥思政理论课主渠道作用,认真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把党的二十大报告准确有效地融入到各门思政课程中,教师一对一带领学生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与钦州市博物馆、灵山县新圩镇萍塘村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案例】依托社会资源积极搭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等十一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重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我校充分依托社会资源积极搭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在前期充分协商基础上,分别到钦州市博物馆、钦州市灵山县新圩镇萍塘村、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进行签约揭牌。为我校有序开展“大思政课”教学提供全新的舞台,也为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提供了新路径。
在灵山县新圩镇镇萍塘村授牌活动现场
开展思政效果提升行动,全面统筹教育教学各环节,充分调动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工作模式;通过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结对共建的方式,研制“大思政”主题微课,为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讲授专题党课,引导青年大学生从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爱大学生的生动故事和鲜活场景中感受领袖人民情怀、强化青年使命担当,实现价值观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构筑“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体系,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定期组织师生党员到刘永福故居、冯子材故居、市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教育基地实地参观学习,锤炼党性修养。采取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形式,“我为强国献青春”征文比赛、“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主题班会、军营开放日”国防教育等活动。
【案例】探寻守边英雄精神 铸牢爱国情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提升思政育人成效。11月23日,我校思政部组织骨干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赴钦州市博物馆开展“探寻守边英雄精神 铸牢爱国情怀”主题实践教学活动。
通过实践教学,同学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教育和精神洗礼,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们表示将向英雄学习,心怀祖国,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人生理想、把握人生航向,做祖国繁荣发展的贡献者。
部分学生代表赴钦州市博物馆开展“探寻守边英雄精神 铸牢爱国情怀”主题实践教学活动
【案例】热血少年护国旗,铮铮铁骨强国梦
为进一步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增强学生爱国情怀,我校组织国旗护卫队、青马班学员踏入营区,近距离接触部队的训练和生活,感受部队积极进取,英勇顽强,雷厉风行的铁血精神。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要学习部队官兵的雷厉风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中国青年的力量。
我校到武警钦州支队开展“军营开放日”国防教育主题活动
1.1.2打造专业思政、学工团队,稳步推进学生德育工作
学校坚持“优化队伍结构、强化培训培养、完善工作机制、保障激励并举”的工作思路,采取有力举措,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乐于奉献、能打硬仗的思政、辅导员队伍,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学校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案例】举行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我校学期初均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会。夯实思政课教师理论基础,激发思政教师进一步投身理论专研,提升业务水平,提高思政育人新动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会
【案例】加强学工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素质能力
学校为提升辅导员政治素养、业务素质,定期组织辅导员队伍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定期开展提升训练营、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加强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拓展工作思路;总结梳理学生工作内容,推行学生工作??榛芾?,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推动工作高效开展,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推动队伍专业化发展。
2023年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训练营暨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
1.1.3开展多样化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路径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思政主题教育活动。严格按照军训大纲圆满完成2022级学生军训工作;先后两次邀请钦州军分区的领导到我校给学生开展国防教育专题讲座;开展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比赛活动、校园学生宿舍文化创意作品征集活动等;深入推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2023年推荐自治区青马学员2人,选拔培养校级青马学员40人,不断强化“青马工程”为党育人的政治功能。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教育活动,征集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共计500多件作品,举行“青年大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挑战赛。开展“经典云共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书香润心,阅享文学”读书活动,引导钦幼学子“多读书,读好书”;拓展研学活动,青马工程班学员传承非遗文化,走进钦州坭兴陶;国旗护卫队联合青马工程班学员踏入营区,筑牢国防意识,增强爱国情怀。
1.2就业质量
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决策部署上,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主动作为,通过持续开展访企拓岗、校园招聘、就业指导、精准帮扶、暖心服务等系列专项行动,进一步挖掘创新拓展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精心护航毕业生求职之路,多措并举促进了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取得了一定效果,2023届毕业生就业初次就业落实率达84.45%。

1.3招生情况
2023年,我?;煊业恼猩咭螅细癜凑战逃俊把艄飧呖肌闭猩囊?,做到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创新招生宣传途径,拓宽学校生源渠道,启用招生阅档制度、录取检核制度、录取通知书“三查五对”工作制度规范招生录取管理,建立了新生录取通知书等电子档案,保障招生录取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进行。全年开展了高职单独招生、中职对口高职招生、普通高考招生等共计3批次招生录取工作。
2023年,我校共录取全日制新生4000人,含高职单独招生200人,中职对口高职招生650人,普通高考招生3150人。新生报到3744人,报到率为93.60%,较2022年提升了1.61%。
学校2020—2023年招生情况
1.4在校体验
1.4.1加强社团建设管理,提升实践育人功效
印发学生社团管理办法(试行),配备指导老师,规范学生社团管理,保障学生社团活动有序开展,推动学生社团品牌化建设;成立社团管理部统筹管理学生社团日常工作,坚持“服务社团、建设社团,创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宗旨,秉持“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工作方针,积极引导学生社团不断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品牌建设和长远发展规划。目前,我???1个学生社团,体育竞技类社11个、学术实践类社团7个,志愿服务类社团2个,文娱艺术类社团14个,文化艺术类社团2个,传统文化类社团5个,现有社团成员3390人。
2022——2023学年,学生社团开展大小活动共计109次,团结凝聚了广大青年学生,坚持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积极开展方向正确、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包括创新创业模拟经营、“书香润心,阅享文学”读书会、“学习二十大,走进棋文化”普及知识讲座,“学思践悟二十大,挥毫乒乓正当时”乒乓球交流赛,“激扬青春活力,飞跃五彩生活”滑板交流会等活动,丰富课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促进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案例】学?!把岸?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3年暑假,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织4支队伍奔赴钦州各县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遵循“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项目实施与有效传播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我校青年志愿者走进浦北县石埇镇坡子坪村,以“美丽家园”为主题,指导留守儿童开展绘画、海报制作、轻黏土手工等美育教学活动;协助村委进行河道治理,开展“?;つ盖缀印被疃?,整治环境;协助我校驻村“第一书记”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成果。青年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要以青春之名,展现青春力量,怀揣感恩之心,践行责任担当,切实助力乡村振兴。
到帮扶联系村开展志愿帮扶活动
志愿者们前往“广西青空间”灵山县陆屋镇新光社区移民安置点、犀牛脚镇沙角村、那彭镇彭新村,组织移民安置点儿童开展趣味手工、益智游戏、科普小实验等互动游戏。在沙角村参观码头并聆听沙角村渔业发展情况,开展“知海爱海,守护蔚蓝”主题座谈会及海洋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入户宣传防溺水、用火等安全知识。在彭新村以志愿服务、实地调研、参观学习等形式,从关爱乡村孤寡老人、了解乡村产业振兴、参观红色遗址等方面引导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赴犀牛脚镇开展志愿活动
1.5职业发展
1.5.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技能训练
学校秉持“帮助想成为老师的人成为好老师”的办学理念,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多样化的早练、晚练活动,制订以学生自主练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教师分班指导与多班指导相结合,素养培养与专业训练相结合的早练、晚练制度,加强学生技能训练,使早练、晚练成为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
1.5.2以赛促教课赛有机融合,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坚持课、岗、证、赛融合的原则,紧密结合就业岗位需求,对接行业最新标准,开展“1+X”证书试点,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设计,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选派教师参加1+X师资培训:2023年6月派李小敏、黄海玲2位老师参加“网店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考评员师资培训,并获得考评员资格。2023年申报获批证书6项,1140个证书考证任务,秋季学期组织证书建设团队开展相关培训,组织考核。其中,证书考试方面,完成WPS(中级)证书考证任务50个,完成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考证任务30个,完成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547个?;就瓿赡甓瓤己巳挝?,未完成任务直播电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考证任务40个,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考证任务40个。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内容,发挥大赛对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导向作用,将竞赛项目内容与课程设置、教学实训高度有机融合,以赛促教,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应用能力。学生参加广西2023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英语口语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文秘综合技能团体三等奖1个;学前教育获团队三等奖1个,电子商务团体获三等奖1个;参加2023年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获学前教育三等奖1个,美术教育三等奖1个;参加全区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大赛获二等奖5个,三等奖7个;参加第八届“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省赛,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广集团杯”广西赛区选拔赛学生团队荣获铜奖。
1.6资助育人
1.6.1开通“绿色通道”保入学,办理“助学信用贷”稳生活
2023—2024学年开学初期,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入住,学校通过开设“绿色通道”为5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家庭突发状况的学生办理了“缓交学费”,缓交金额共计3.65万元。
学?;浜仙吹匮手芾碇行暮凸铱⒁校炔酵平吹匦庞弥Т罟ぷ?,引导借款学生正确使用国家助学贷款,并通过开展诚信教育、感恩教育、防诈骗教育等宣传活动,加强对借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贷后管理。全校2023-2024学年共有4091名学生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办理了生源地助学信用贷款,总贷款金额共计3090.395万元。
1.6.2开展资助育人活动,加强感恩、诚信教育,激发学生理想信念
学校认真组织开展了“青春筑梦新时代 资助伴我向未来”资助宣传活动,活动内容包含:印发资助政策简介、张贴资助宣传海报、开展资助主题征文活动、开展“我为资助代言”比赛活动、开展“我和诚信有个约会”主题演讲比赛、邀请专家到??埂拔液统闲庞懈鲈蓟帷背闲沤逃魈饨沧然疃?。其中我校学生代表荣获了征文比赛三等奖1名、征文比赛优秀奖1名,演讲比赛优秀奖1名的好成绩。多形式,多手段开展防诈骗教育,提醒学生警惕电信诈骗和不良校园贷,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甄别能力。
【案例】组织学生外出研学,激发学生生理想信念
为进一步激发我校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帮助受助学生拓展视野、提升素养,2023年12月14-17日,由学生工作处组织受助学生代表到百色、田东开展“行红色足迹 筑青春梦想”资助育人研学活动。
2023年受助学生代表参加“行红色足迹 筑青春梦想”研学活动
2教育教学
2.1专业建设
2.1.1规范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
学校坚持“幼”字特色和“师范”属性,以“师范教育专业为主体,适度发展非师范类专业”为专业建设思路,一以师范教育为主体,充分发挥学前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优势,凸显幼儿师范教育特色,形成以学前教育为核心,早期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和管理、音乐教育为支撑的学前教育专业群;二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需求,科学设置如电子商务、中文、行政管理、应用英语等非师范类专业。学校现形成教育与体育、文化艺术、财经商贸、公共管理与服务、医药卫生五个大类共设有学前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行政管理、电子商务、应用英语、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舞蹈表演、中文、体能训练等12个专业的专业布局。
图1-1专业布局
2.1.2加强专业建设,聚力内涵提升
加强学校专业建设与管理,切实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突显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学校党委的指导下,2023年5月,成立了12个专业教学团队。根据专业团队建设方案,各个专业团队积极开展建设工作,完成12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组织专家论证会,改革“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校企合作,实施课证融通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提升专业水平等。近一年,教学内涵逐渐提升,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获批2023年自治区职业教育特色示范专业及实训基地立项建设;音乐教育立项为钦州市艺术人才小高地建设;幼儿教育人才小高地通过钦州市中期评审;完成了自治区学前教育示范专业及实训基地1000万的建设,建成集教学、科研、培训一体的实训教学基地,改善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条件;2023年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获1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
2.2课程建设
2023年,学校共开设各类课程318门,共计学时17695。学?;平执畔⒓际跤胫耙到逃萄疃热诤?,努力打造精品课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2023年,我们学校以自治区示范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为契机,完成了学前教育专业4门校级在线精品课程《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幼儿心理学》《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建设,并于2023年3月初上线开课;音乐教育专业正在建设4门精品课程《声乐》《钢琴》《乐理与视唱练耳》《小学音乐教育设计》,美术教育立项建设3门精品课程《中国画》《儿童手工》《书法》,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立项建设3门精品课程《婴幼儿游戏活动实施》《婴幼儿回应性照料》《婴幼儿家庭教育与指导》。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2023年建成2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幼儿园班级管理》《声乐基础与儿歌表演》,2023年获认定1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幼儿园班级管理》。
线上精品课程
2.3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学校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工作,紧密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整合专业优势与教材资源,通过完善教材建设管理机制、优化教材培育路径、加大经费投入等举措,以培促建,打造了高质量的国家和自治区级的规划教材。2023年度,我?;衿拦沂奈迨着耙到逃婊滩?本《幼儿教师语文素养(第2版)》《幼儿教师礼仪(第2版)》,自治区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规划教材2本《幼儿教师家园沟通与指导》《婴幼儿卫生与保健》。
国规教材和省规教材
2.4实训实习
为加强学生技能实训,提升专业能力,2023年,学校建设完成精品录播教室、远程互动教室、微格教室、普通话测试站等集教学、实训、培训等一体的教师教育技能实训中心1个,新建幼儿照护技能实训室1间、保育技能实训室1间、电钢琴实训室2间、运动康复实训室1间、运动与解剖实训室1间、运动生理实训室1间、信息技术智慧实训室5间,较好地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为专业实训教学和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为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实习深度融入校企协同育人,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校企协同育人的功效,2023年,我校与灵山县第一幼儿园、钦州市融媒体中心等15家幼儿园、小学、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关系,聘请43名行业专家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召开专家研讨会、学术交流会,组织开展见习、实习工作,共同修订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教材等,深化校企合作的深度,实现校企(园)人才共育、共享、共赢、共发展。
【案例】我校召开2023年“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5月19日,我校召开2023年“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来自市教育局、各县区教育局、相关高校、幼儿园等单位的行业专家,学校副校长颜循泽、邓秋晓等校级领导出席会议。
此次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对强化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及落实教师育人工作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校将以此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持续优化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不断强化学校师范教育办学特色,始终秉持“格物致知、修身立德”的校训,培养更多顺应时代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召开2023年“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2.5“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为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工作,落实“书证融通、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以证书考试为契机,将1+X证书和专业课程内容深度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职业能力。2023年学校申报获批1+X证书6项,有括WPS(中级)证书、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等级(中级)证书、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中级)证书、直播电商职业技能等级(中级)证书、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中级)证书、社区治理职业技能等级(中级)证书。其中,社区治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98.75%,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94.77%。
1+X证书考评现场
2.6产教融合
2.6.1构建“校.园”命运共同体,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市政府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文件,全面加强“校、园、企”三方合作,不断扩大集团加盟园规模,逐渐形成钦幼童悦幼教集团文化体系,深化产教融合。
2022年12月学校牵头成立了钦州幼专童悦幼教集团,示范引领钦州市学前教育发展。童悦幼教集团规模不断扩大,目前集团旗下幼儿园共7所,在园幼儿共计达到2885人,通过“?!ぴ啊焙献骺⒖纬?、教材等,逐步建立童悦幼教集团文化体系,全面提升集团幼儿园保教质量,为社会提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同时,积极与幼教集团幼儿园项目业主单位市开投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钦州市开投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对接,具体了解钦州市钦北区子材幼儿园的运营情况,关注恒祥豪苑东面幼儿园的建设进度,邀请钦州市开投教育集团到校参加2022级毕业生现场招聘会,为钦州市幼教集团旗下的幼儿园提供师资储备支持。
2.6.2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本年度,产教中心根据学校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的工作要求,加强与各学院的对接,围绕学前教育、婴幼儿托育管理与服务、美术教育、音乐教育、舞蹈表演、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建设及发展需求,尤其是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艺术设计等新增专业的申报工作需求,切实与广西新思路研学有限公司、广西静照文化有限公司、浦北县五皇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千年古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及单位深入对接,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向,实习基地建设,就业平台搭建以及社会服务项目开发等事宜,并签订了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为后期的深度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3年9月下旬至11月上旬,产教中心紧扣学前教育、行政管理、应用英语等三个专业2021级学生岗位实习对实习岗位的需求,分别在钦州市区域、2021级部分学生的生源地,珠三角地区深入开展入企调研,岗位拓展,通过电话、在线问卷、实地走访等形式共对接联系幼儿园及企业118家,有效拓展2017个实习岗位。
3经费保障
3.1经费保障
近三年来,随着学校不断扩大发展,学校的办学经费从2021年的5,764.42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12,128.47万元,增长110.40%,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23年总收入12,128.47万元。其中:学费收入3,826.08万元,全部为一般公共预算返还学费收入。住宿费收入645万元,全部为一般公共预算返还住宿费收入。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3,762.55万元,全部为财政拨款定额基本支出收入。中央、自治区财政专项投入1,046.43万元,全部为财政拨款项目支出收入(含上年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343.83万元)。以前年度非税项目和同级财政拨款项目结转结余收入2,848.41万元(其中:以前年度非税项目结转和结余收入564.45万元,同级财政拨款项目结转结余收入2,283.96万元)。
学校经费收入情况
2023年总支出12,128.47万元(含偿还利息金额287.31万元)。其中:设备采购143.36万元,教学改革及研究16.20万元,师资建设49.24万元,图书购置费47.79万元,日常教学经费9,078.04万元(含人员工资),日常办公费用97.29万元,维修费用67.74万元,校园改造提升费用2,125.33万元,附属幼儿园建设等相关费用216.17万元,偿还利息金额287.31万元。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经费投入,2021—2023年,日常教学经费投入依次为3,124.16万元、4,603.69万元、9,078.04万元,逐年稳步增长。2022年日常教学经费涨幅较小,是因受疫情影响,学校举办各项培训、讲座活动减少,但总体上日常教学经费有所增加,也为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
3.2人员保障
3.2.1积极拓宽引才渠道,提高人才引进精准度
精准对接院校,到校园开展专场双选会;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学校网站等向区内外宣传我校的人才招聘信息和人才引进政策。2023年通过“钦聚英才”教育专场集中招聘、春季集中招聘人才活动、钦州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共招聘专任教师和辅导员共26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人。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人才队伍素质显著提升。攻读博士16人,晋升高级职称教师13人,认定“双师型”教师32人。3人获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入选第四期“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1个教学团队获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3.2.2深化职称和岗位制度改革,更好发挥职称、岗位的激励导向作用
制定学校2023年度职称评审工作方案,推荐20人到北部湾大学职改办委托评审高校教师系列职称,推荐4人到市图书文博群文艺术系列职改办评审艺术系列职称;开展2023年春季学期岗位晋升竞聘工作,30名同志岗位得到晋升。
3.2.3优化学校绩效奖励办法,努力提高教师整体收入水平
经学校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印发了《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绩效奖励办法(试行)(修订版)》并及时将2023年春季学期绩效核算发放到位。
3.2.4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推荐优秀教师参评自治区、市的评选表彰
2023年3月,中共钦州市委员会、钦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唐书群同志“第十批钦州市拔尖人才”称号,授予杨炼里、黄艳2名同志“第十批钦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2023年9月,黄艳同志被钦州市教育局评为“钦州市模范教师”。
3.3制度保障
一是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视导跟进、依法治校的科学管理机制,对学校教育教学进行全方位、全程管理。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理顺管理体制,最后形成了学校、二级学院扁平化的责任管理,保证学校高效运行。不断完善内控制度,科学、规范落实预算管理,强化内部审计,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与审计制度,为清廉学校建设提供制度保证。二是建立健全教师队伍管理体系?;窘⑵鹩敫谖缓鸵导ㄏ嗔档目己撕头峙渲贫?,形成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线倾斜的激励机制,激励教师提高工作质量;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和资源,鼓励教师参与技能培训、学术交流、学历提升等,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形成了以“师·悦”为主题的学校文化体系,初步实现了以文化人。三是完善学校学术委员会等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推进校务公开,保障师生员工在学校发展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不断完善职称评审制度。
积极推进学校民主监督管理,健全治理体系、质保体系、人事制度、民主监督和智慧管理,完善内部治理监测系统和预警机制,逐步建立以质量为导向、数据为依据、多元参与的社会监督和评价体系,提升治理水平和能力。启动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和改进工作。
4服务贡献
4.1完善学??蒲泄芾硖逑?构建科研发展格局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内涵建设,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我??蒲写徊酵晟瓶蒲泄芾硖逑?,为学校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和社会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出台系列科研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科研管理工作,继续完善各项科研管理规章制度,为老师们把更多时间与精力放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上,与财务处共同拟定了科研经费支付实现线上报账流程,并不断完善、优化《科研资助与奖励办法》《科研工作量核算办法》《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研室管理办法(试行)》《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及管理办法》《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八π汀苯淌θ隙ㄓ牍芾戆旆ā贰肚罩萦锥Ψ陡叩茸蒲9赜诩忧拷淌Σ渭由缁崾导土兜脑菪邪旆ā贰肚罩萦锥Ψ陡叩茸蒲!笆ν浇岫浴惫ぷ魇凳┓桨浮贰肚罩萦锥Ψ陡叩茸蒲=淌ε嘌倒芾碓菪邪旆ā返戎贫?,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
完善学校科研管理体系,为了让学校科研各项常规管理功能正常发挥,为学校的发展助力,根据学校系部增设及人员调整,适时调整了学术委员会委员,对教师开展学术指导,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提高学校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制定科研发展规划,根据《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笆奈濉笔乱捣⒄构婊纷芤螅绦晟啤肚罩萦锥Ψ陡叩茸蒲!笆奈濉笨蒲泄ぷ髯ㄏ罟婊罚治瞿壳把?蒲泄ぷ鞯幕?,找出制约科研发展的问题,统筹考虑“十四五”期间科研工作总体思路和重点举措,提出科研工作主要指标,做好顶层设计,协调推进科研工作发展。
相关科研管理制度(部分)
4.2重视课题研究,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打造“科研+”特色品牌,学校出资170多万元资助2022年度、2023年度校级课题研究工作。教师们立足解决政策的热难点问题、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痛点难点问题的解决,重点围绕学前、艺术教育等特色专业建设申报课题,共收到40余份申报书。其中2022年度经校学术委员会评审,立项22项课题为2022年度校级课题,资助经费重大课题3项、资助经费重点课题5项、资助经费一般课题14项。
积极发动、择优遴选、推荐高水平的项目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计划项目。2022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获11项立项;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3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等共申报4项。推荐申报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2023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课题1项,2023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2023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4项,获批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14项。
加强已获立项项目研究过程的监管。组织开展课题开题论证会,对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2022年度校级课题等20多项课题进行论证,为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明确研究重点、理清研究思路、指明研究方向。同时抓好课题结题工作。按照时间节点、结题工作程序和要求,及时做好了中青年课题,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以及2021年度立项的校级课题结题工作。
4.3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校本培训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强化科研能力和过程培训,通过开展系列科研活动,多种途径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2022年共组织教师600余次培训学习,派出76多人外出参加区级以各类培训,组织了51名教师参加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共有34名教师获得了高校教师资格。2023年共组织教师1000余次培训学习,组织39名教师参加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
组织我校全体教师共1043人次参加了网络培训班的学习。如2022年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六期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之科研课题凝练与论文写作专题网络培训”“第三期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专题网络培训”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暨自治区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专题网络培训”等专题培训;2023年度“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备赛技巧培训班”“2023年度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线上培训信息表”“2023年度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网络培训。
组织我校全体教师参加线上各类学术活动,如广西八桂职教传媒有限公司组织的“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及技能比赛备赛技巧培训班”“2022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培育与申报培训班”“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实施与结题培训班”等,通过线上学术活动学习,切实提升了我校的科研与各项比赛技能。
组织全校教师参加异地培训班。2022年度举办了“2022年学前教育教师综合素质提升项目”“2022年新进教职工始业教育培训”“2022年骨干教师综合素质提升项目”,2023年度举办了《2023年新进教职工始业教育培训》《2023年暑假专业建设团队培训计划》,培训邀请了区内知名专家和学者主讲,培训内容包括以高校师德师风培育、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教学与科研团队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教改课题研究、课程思政、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等专题,切实提升我校教职工队伍的综合素养。
教师参加培训图片
加强我校教师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邀请了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长王屹教授、广西商业学校校长助理吕志宁、北部湾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劳燕玲、广西教育杂志社《广西教育》高等教育版主编卢建龙等4位专家到校开展学术讲座,帮助我校教师拓宽科研视野,培养科学研究的素养,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
印发并启动了《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四大工程”行动计划》,共收到首批22份“四大工程”各类培育申报书。计划用6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持续深化“人才强校”核心战略,聚力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建设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4.4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研
2022年开展第三届“师悦杯”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经各系部初赛,共有16支参赛队伍进入决赛。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选送了《幼儿教师口语专项技能训练》《大学语文》《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等三个作品参加区赛?;?022年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2个。坭兴陶作品《红色的我们2》获第十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银奖,坭兴陶作品《红色的我们》获广西工艺美术作品等次认定(大师组)二等奖。
2023年度开展第四届“师悦杯”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团体赛,评选出团队赛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并遴选优秀作品参加区级比赛,选送了作品《Unit4 First Aid》参加2023年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课堂教学比赛项目,荣获了三等奖。

教师竞赛活动
4.5积极推进幼儿园教师职业资格培训,扩大社会职业培训规模
以充分发挥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资源优势、师资优势、科研优势,全面服务钦州市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为出发点,遵照自愿参加培训的原则,制定了面向全市范围各类幼儿园从教人员开展幼儿园教师职业资格培训活动的实施方案。从2023年12月开始启动培训前的学员招募工作,更好地体现钦州幼专的社会服务能力。
4.6主动做好师生考证培训,做好师生技能等级证的鉴定服务工作
主动对接北部湾大学技能鉴定中心,为全体师生,尤其是为2021级在校生提供育婴员、保育师等专业技能等级证的培训及考证服务。截止11月中旬,共有85名师生参加了育婴员、保育师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其中77名为学生,8名为教师。参加考试工种等级各人数为三级工5人,四级工79人,五级工1人。85人参加考试,84人顺利通过,通过率为98%。
4.7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及参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氛围
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及参赛指导培训活动。今年9月,共有将近400名种子项目学生代表参加了线上线下的培训讲座。牵头组织学生参加第九届广西创业大赛、第七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创客中国大赛广西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比赛3项,评审学生创业计划书70余份,获得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广集团杯”广西赛区选拔赛区赛铜奖2项,填补了我校在创新创业比赛的获奖空白。
5面临挑战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2020—2023年)》出台,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和高质量提升的重大机遇期和转型期,新建学校如何抓住发展机遇,规范办学、规模办学、特色办学需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与课程建设、质量监控体系、科研创新机制等方面的新思路、新机制。
6对策与措施
1.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以自治区级示范专业建设为引领,突出幼托行业特色,发挥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优势、地域优势、人才优势,着力推进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四人特色专业的建设。
2.持续推进三教改革,完善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制度,建立和完善教材选用、研发与评估制度,积极推进“互联网+”创新型、新形态教材建设,创新课证融通课堂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产教融合紧密、社会服务能力强的合格职业院校。